大部分人都知道,社大轉學最被看重的就是GPA,如果你大學之前的學歷是在美國以外的話,在社區大學拿到好的GPA並不難,我甚至聽過留學生說,在社大沒有4.0 GPA的都不能稱自己為人類,雖然這有點言過其實了,不過除了少數較難的Science Class, Creative Study以外,大部分社區大學的教授都不會對自己的學生太嚴苛,畢竟會來社區大學當教授的老師大部分都對「教學」這件事抱有熱忱,所以就算是難度高的課,也經常會有Curve。當然各間大學也都知道社大Grade Inflation 其實滿嚴重的,因此,每到申請季節,就會聽到大家在討論GPA重要還是課外經驗重要。客觀一點的說,兩件事都超重要,如果能夠達到GPA跟課外活動都有的話絕對是最好的。這篇文張會針對申請時要注意的事項進行分析,分享一些在「申請轉學」上,除了GPA和Extra Cirricular之外,我覺得重要的東西。
比起GPA,更重要的是…
我有位朋友就是從社大轉學到UCSC的Computer Game Science Major才發現,必須再完成好幾堂課才能Petition正式進入這個Major,這其中包含了一堂很難的Weeder Class。更重要的是,學校有限制每年能Petition入系的總人數,當年那個系又超收了很多學生,因此最後只好大四再轉其他Major另尋出路。
這要簡單地從美國大學的制度講起。大多數的美國大學在入學時是沒有Major這個概念的,甚至大一所有學生入學時都是以Undecided入學(有點類似台灣的大一大二不分系),只有特定專業性比較高的Program會在進入大學時有Major,像是護理、藝術類還有部分工程學位等等。而大部分大學都會把四年所要學的課程分割成兩部分:Lower Division跟Upper Division,一般學生在大學的前兩年要修的課都不多,偏向通識課程以及共同必修,讓學生有時間往不同興趣發展,進而奠定之後要做什麼。
所以Freshman Year的時候,如果你在大學裡問其他人是什麼Major,很多時候對方只會給你個朦朧的概念,例如"I'm Pre-med"、"I’m doing engineering"這種答案。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Freshman、Sophomore這兩年把Lower Div的課程修完之後,才算是正式的有自己的Major。當然,這部分每間學校的規定不一樣,同一間學校也會因為科系的熱門程度不一而規範不一樣,舉例來說,Computer Science這個熱門科系,學校為了避免所有Lower Division的學生通通跑進去,就會限制只有達到特定成績的學生才能Apply to the Major。
舉例來說,UC Berkeley的Computer Science BA(柏克萊的電腦科學系)這個Degree來說,進到柏克萊的大多數學生在大一入學時會是以Undeclared進來,當他們決定他們以後想要讀Computer Science之後,就會自己選修學校提供的Lower Division Major Prerequisite,完成這些Prerequisite課程並且成績夠高之後,才能向學校申請成為正式的Computer Science學生。而在完成所有Lower Division Major Prerequisite並申請成為CS Major之前,這些學生會被稱為CS Pre Majors,或直接叫Pre-Comp Sci。
這裡就會出現一個對於社大轉學生而言很大的問題:社大生轉學時已經大三了(Junior Standing),該怎麼辦?
幸好有這種狀況的科系並不多,加州大學系統裡也只有部分的UC的部分科系有這個狀況。但大多屬而言有兩種方式:
- 直接讓轉學生進入Major。例如:UCSD、Berkeley EECS。
- 轉學生進到UC之後,只進到Pre Major Status,還必須完成部分課程並且維持成績才能正式進入Major。例如Berkeley CS BA、Berkeley Econ、UCLA College of L&S、UCSB Pre-XXX。(這可能會讓你轉學後花上三年才能畢業)
這就是一個轉學生在申請時會忽略的陷阱:很多人在申請時沒注意到這兩者的區別,舉例來說,柏克萊的CS就分成兩個系,一個是EECS(BS)、另一個是CS(BA),兩者不僅錄取率不同,Application Pool不一樣,申請要求的課程也完全不一樣。其中的EECS這個Major進去之後就是直接進到EECS,但另一個CS Major學生必須在完成三堂課之後再跑手續Declare進到CS Major裡。而兩個系必修幾乎都一樣,除了畢業證書上的字不一樣和有限的求職影響,基本上沒什麼差別。
而很多學生在申請的時候如果沒有對每一間學校深入研究的話,常常根本不知道自己辛苦申請上了學校竟然還有工作要做。
我有位朋友就是從社大轉學到UCSC的Computer Game Science Major才發現必須再完成好幾堂課才能Petition正式進入這個Major,這其中包含了一堂很難的Weeder Class。更重要的是,學校有限制每年能Petition入系的總人數,當年那個系又超收了很多學生,因此最後只好大四再轉其他Major另尋出路。
所以申請時要格外小心,在選校系的時候除了Assist.org以外,最好能直接到各校的招生網站上閱讀他們的Academic Catalog裡對各個學位的要求,搜尋「校名+系名+ Major Requirements」就能找到學校提供的學位地圖或是系必修規定了,如果這個系是Pre Major有額外規定的話在這裡也能找到資訊。
這麼做對於一些對自己的科系想法很模稜兩可的人也很有幫助。舉例來說留學生之間很熱門的商科,UC各校當中系名裡含有Business的科系不計其數,從IB、BA到Management、甚至有些學校在編制上更複雜,包含偏STEM的Quant Econ、Business Econ等等都是想讀商科的學生會申請的科系,有些人是請代辦幫忙申請上了之後才發現「幹為什麼我的系那麼多數學課,這根本不是我想讀的阿QQ」,如果自己先做過功課就能避免這些了。
總結一下申請的注意事項:
- 注意Pre Major陷阱/ 注意小字BA、BS Degree的差別。
- 找到適合自己的Major是一切。上各大學網站看看最終對應到的「Degree Requirement」是什麼,看看Upper Div要上些什麼課、自己喜不喜歡,再下手申請。
- 參考Transfers By Major網站上列出來的往年數據,比較自身的狀況,注意也要把自己修過的課程完整度考量進去。
- 除了Assist.org之外,直接上各校的官網看看上面怎麼寫,每間學校自己的招生簡章寫得最完整。
- 如果讀的大學Major is considered as STEM Major的話會影響到之後的OPT,也可以列入考慮。
排課的注意事項:
- 如果對自己的Major模稜兩可,完全不知道想做什麼的話,先把重要的英文課、萬用GE上完。
- 如果有個大概方向,例如:我想讀生物相關,那從難的生物課下手,找找看學校提供的生物Sequence是什麼,安排一個Long Term Plan,盡可能地完成整個Sequence。一方面這種課程經常會有比較多的Prerequisite環環相聯,另一方面可以先試試看較難的Major Class,挑戰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科系。而且前一兩個學期的成績如果不太好也不用太擔心,畢竟大學也知道你們需要一段適應期。
- 如果已已經知道自己要讀的科系方向,直接栽下去把Assist.org上要求的課程一堂一堂修完吧。